《中国艺坛五大功勋人物》陈一源、刘万铭、林茂、何家英、于志学作品赏析

发布时间:2024-05-11   来源:网络   阅读:1263

微信图片_20240508162147.jpg

陈一源,四川成都彭州市人,中西文化研究独立学者,儒释道兼修,国家高级书法师,社会活动家。先生爱诗词,略通丹青,偏好书法,亦涉足文化评论与长寿养生,近年有诗词、杂文和书法作品集问世。他在研究了中国近代三大显学后,在学界首倡《彭学》应该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显学。多年以来,先生喜欢的一句话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改革以降,陈一源侧重人文、宗教、书画艺术和中医养生版块,尤其对传统文化和国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另外,他参加过三次国际性的《易》学论坛,曾被新加坡《易经研究》会授子《当代易学家》称号,2000 年事迹入编《当代中国易学文化辞典》,多年以来先生喜欢的一句话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有人选择了当下的苟且,有人选择了诗和远方,他选择了“有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主要社会职务:

央广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央媒文化组委会副秘书长

《中华英才》半月刊社融媒体中心理事会副主席

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央广文旅国际合作发展中心客座教授

联合国中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胡润国际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席

中国乡村振兴西南工委主任

中国乡村振兴诗书画院院长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警察网警用装备在线顾问委员会委员

海南投资商会高级顾问

世界华商联合会荣誉主席

孙中山博爱基金会高级顾问

中国·巴基斯坦(海德拉巴)文化交流中心高级顾问

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中国中医专家委员会副委员长

中国周易专家委员会名誉会长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中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特邀名誉顾问

加纳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特邀文化顾问

《文心雕龙》有语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经多年的读帖临池先生执着的认为:欧洲工业革命以来,西学东渐,在科技、医学 、文化 、艺术方面的话语权都是西方人制定的,在这些方面的很多标准都是他们说了算。我们中国书法具有像宗教一样神圣而圣洁的地位,中国书法这个独有的民族文化形式 也被稀里糊涂的拉进了西方的艺术行列"下嫁"于西方的"艺术"。中国人应该有自己坚定的文化自信:书法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国粹,书法不是艺术。西方所谓“艺术”只是一个近 100多年以来才在中国叫响的一个泊来词汇,在没有"艺术"之前,中国的书法就已经存在2000多年了。书法可以涵盖艺术,而艺术绝不可能涵盖我们中国的书法。也许中国书法是西方人永远望尘莫及的一座文化高峰。一个有品位的书法家,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好文化积淀和自己心性的修炼。有了这个基本功,才有可能出现"下笔如有神"笔尖下的精彩表达 。西方艺术,它怎么折腾也只是在三维空间里面的一种技术活。

纵观西方的艺术史,我所看到的他们许多作品都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玩技巧 ,而没有上升到“道”的层面,中国好的书法作品都是灵魂的结晶 ,是在“道"层面上的高维呈现,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学习中国书法,没有更高维次的思维和认知,是不可能写好书法的。经云:“寂然不动,感而 遂通","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不明白这些道理 ,谈所谓书法都是隔靴搔痒。因此,主动捍卫中国书法神圣而圣洁的地位,应该是衡量一个中国书法人有没有对自己祖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具体尺度。中国书法不仅有法,有形,更重要的是还得有神和韵。

中国书法有点类似中国佛教的禅修,一切想偷奸要滑,走捷径都是不成的,只有经过多年的盘腿打坐,吃斋念佛,持戒修心……功夫到了,自然某一天你就"悟”了,自己作品的神韵也就出来了 。学习书法的过程除了练习技法之外,也是一个人格提升和灵魂修炼的过程 。功夫在书法之外,中国书法的底层逻辑不仅是技法,个人才华与天赋,更是坚实的中国文化底气和书法人的格局与情怀。

中国书法是我们祖先留给人类的一块璀璨的文化瑰宝,我们中华文化必将引领世界,中国书法这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形式也必将永远在人类的文化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44.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717.pn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14.pn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18.pn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21.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28.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38.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34.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41.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1831.jpg

陈一源先生的书法堪称一绝。其书作雄浑苍茫、气势磅礴、思与神合、具有抽象笔墨意味的经典之作,他以丰厚人生阅历和学识修养为底蕴,以臻于化境的笔墨功夫作支撑,一破此前的因袭摹古和法度束缚,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写书法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足见陈一源先生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在笔法上也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书法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敷色不多,他清楚,黑白二色,表达的亦是一虚一实、一动一静,相生相发,相反相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刻表现。

CCTV编辑部:陈可新

2024年5月

微信图片_20240508162656.jpg

刘万鸣,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当代知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 。现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民盟中央委员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

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是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栏目《大师列传》的中国首批著名艺术家之一 。先后以第一作者创作了《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黄河摆渡人》《南水北调》等作品。 

1989年至1991年天津师范专科学校中外美术史论教师;

1991年至1997年天津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所中国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1997年至2002年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学专业讲师;

2002年至2007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副教授;

2007年至200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美术师;

2008年至201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一级美术师;

2010年至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副院长;

2015年至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

2016年至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副局级);

2019年6月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2024年4月2日,“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艺术指导; 

2024年4月30日,中国国家画院召开干部任职宣布会议。文旅部党组决定,刘万鸣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微信图片_20240508163524.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3528.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3531.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3534.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3539.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3545.jpg

微信图片_20240509093114.png

林茂,1975年9月生,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人,汉族  ,中国当代油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于1996年—200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作品《状态》获得王嘉廉奖学金优秀毕业创作奖;2000年—2007年,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2023年1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3月,参与策划并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油画名家笔下的延安”作品展 ;5月,参与策划并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中国油画名家笔下的延安”艺术展;6月,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2cf5e0fe9925bc315c6073fc64889ab1cb134954da02.jpg

3b292df5e0fe9925bc311a340eff49df8db1cb13db02.jpg

5d6034a85edf8db1cb1302003374ca54564e9258de02.jpg

77c6a7efce1b9d16fdfa9405c989a38f8c5494eece02.jpg

91ef76c6a7efce1b9d16c7ae9506e4deb48f8c54cf02.jpg

95eef01f3a292df5e0fedd7186664b6034a85edfd502.jpg

微信图片_20240509093405.png

何家英,男,是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他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之处,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随。

他在中国工笔画人物绘画作品中创造卓绝贡献,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工笔画协会副会长等职位。中国文联称其为“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称号。

5.jpg

何家英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和色彩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欣赏他的画,会从中找到一种真诚细腻和梦幻的色彩。他的绘画作品有传承和借鉴,将中国工笔画的基础得以发展,与西方绘画技巧完美融合,形成独特的绘画特点,画面细致带有梦幻般的艺术享受,完美的提高了当代工笔画的新的审美观。

6.jpg

何家英工笔画的技艺可谓是匠心独运,炉火纯青。在绘画技巧方面,何家英凭借多年的勤学苦练,将传统绘画技法巧妙融入到现代艺术中,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传统的古典之美,又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他对于线条的处理精准而细腻,用墨色的层次感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使得作品栩栩如生,令人为之倾倒。无论是绘制山水、花鸟还是人物,何家英都能够将其展现得栩栩如生,隔着画布都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生命力。

7.jpg

何家英工笔画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语言,通过线条和色彩搭配的运用,他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借着作品传达给观众,让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8.jpg

何家英工笔画的魅力无法言喻,只有亲身去感受,才能领略其中的精髓。如果你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何家英工笔画绝对是不能错过的艺术珍品。

9.jpg

11.jpg

12.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4440.jpg

于志学,笔名问津、干城,1935年生于黑龙江肇东市。系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美协理事,一级美术师。

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春华美术学校。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创造了中国画新的样式—冰雪山水画。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填补了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

微信图片_20240508164413.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4417.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4420.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4426.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4423.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64429.jpg